如何理解Facebook货币Libra“非比寻常的特权”?
2019-06-26 11:21:39
  • 0
  • 0
  • 1

胡一天:Libra与一篮子货币挂钩就好比SDR,也隐含其设在日内瓦的Libra基金会将比为IMF。一个私企企图创造超主权货币,在当今金融体系可行吗?

来源:FT中文网

号称在全球拥有超过20亿用户的Facebook,6月18日宣布将与27个“创始节点”各自出资1000万美元,组建认许制联盟区块链,并发行加密货币Libra(天秤币),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互联网金融界与传统金融界的各种质疑。

熟谙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币链圈人士认为,Libra兼采各区块链技术长处的“混搭”风格,其实与比特币、以太坊(Ethereum)等公有区块链十分不同。Libra的治理架构虽规定28个创始节点一人一票,看似“多中心化”,仍难掩Facebook凭藉其用户流量与海量数据而成为“First among equals”(高于同侪)的“中心化”本质。

Libra的挑战在政治

Facebook在Libra白皮书中揭橥其成为全球货币与金融基础建设的愿景,调子确实不低。与没有主权国家背书的比特币(Bitcoin)不同,Libra将与一篮子主流法定货币与短期政府公债等低风险储备资产挂钩,这种被称作“稳定币”(stablecoin)的加密货币,目前主要被各种数字资产交易所当作交易与拆借的筹码,尚未成为大众广为接受的支付及授信工具,并面临全球反洗钱法规的严格检验。腾讯创始人与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对Libra直言:“技术很成熟,就看监管是否开放。”

就在Facebook宣布Libra之后,美国参、众两院就准备召开听证会了解,欧盟表达高度疑虑,而俄国政府甚至决定查禁。在欧美政府纷纷指控互联网巨头垄断的政治气候下,拥有海量数据、但用户隐私保护纪录不佳,还有在民主国家选举沦为“假新闻”心战武器之虞的Facebook,其实已经成为美国国内党争与欧盟博弈的焦点之一。

在互联网发展的前区块链阶段,互联网巨头利用“协定”与“应用”,通过价值高度不对称而建立起的市场地位,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权力与竞争优势的“中心化”(centralization)过程。Facebook寻求持续扩大其垄断性商业利益,显然不是以议会民主宪政的逻辑在运营。

以欧盟为首,各类针对Facebook、谷歌等互联网企业的裁罚以及隐私保护的立法,正是在反垄断大气候下的具体作为。由开源社群、消费者保护主义分子、对跨国企业疑惧的政客所推动的一场整改全球互联网产业的运动, 是一种关于“权利”、“义务”与“责任”的“再平衡”(rebalancing)。因此,Libra未来的发展限制,在政治不在技术。如何通过适当的应用场景营造出有利的舆论环境,就是主要挑战。

Facebook成为数字货币的IMF?

Libra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储备资产管理政策,亦勾起无限政治联想。

作为国际货币基金(IMF)与国际清算银行(BIS)记账单位与储备资产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就是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超主权“准货币”。爬梳SDR与IMF发展史,对Libra颇具参考意义。

作为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的核心,IMF在肇建之始就面临极大的挑战。一战与随后的经济大萧条,摧毁了战前金本位赖以运作的各国互信基础,而二战后满目疮痍的欧洲百废待举,民穷财尽。

美国身为战胜国盟主与最大金主,其庞大的工商实力与美元援助是欧洲复兴的关键。当时西欧对美国有极为庞大的贸易逆差,处于总体需求大,生产力不足,美元高度短缺的失衡状态。西欧诸国既要维系本国货币钉美元、美元钉黄金的固定汇率,又要维持国内的复员就业率,又必须持续向美国进口民生物资与工业设备,要防止资本流出推行高利率紧缩政策在政治上又不可能,势必得在本币贬值与自由汇兑之间做出抉择。维持这个局面,需要高超的外交手腕、务实的金融操作与明智的政治妥协,但这并非刚成立的IMF的能力所及。

身处大英帝国体系核心的英国,亦面临极为严峻的失衡。为了抵抗纳粹德国,英国于二战中不断向英帝体系成员国与殖民地发行英镑公债筹措军费,并不断消耗美元外汇储备向美国购买武器设备。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之时,英国的境外资产大幅下降,以英镑计价的外债高达35亿英镑,境内美元与黄金储备余额却仅约5亿英镑,实已处在国际收支危机(balance of payment crisis)的边缘。1946年美国向英国提供一笔37.5亿美元的贷款,附带条件是在1947年恢复经常账下按一英镑兑4.03美元的官价自由汇兑,苦无选择的英国依约如期开放,没想到在六周之内,美元外汇就几乎被提清,只好重新进行资本管控。本来打算在自由汇兑的张本下一举打破大英帝国贸易体系、扩大全球市占率的美国,只好接受必须对西欧纾困的事实。美苏冷战在1948年展开,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金援西欧自由阵营就成为政治、国安、经济上的必要举措,从而让美元源源不绝地流往境外,加上共产主义国家为避免资产被美国冻结,纷纷将美元资产转存伦敦,意外催生了欧洲美元(Eurodollar)市场,让伦敦在英帝余晖中延续了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1950~60年代的法国亦面临内外交逼的政经失衡。深陷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泥淖的法国,请出二战英雄戴高乐将军“二进宫”主持国政,军费开销让法国央行被迫为财政赤字融资,耗尽三分之二的储备仍难挽狂澜,币值一贬再贬,仅能勉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时任戴高乐政府财政部长、后被誉为“欧盟宪法之父”的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看到美国因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而毋须担忧国际收支失衡,曾将这份独特优势讥评为“非比寻常的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这份特权所理应附带的责任,就是美国必须通过IMF提供足够的黄金与美元储备资产,供各国融通周转。但在政治上,这却可能被解释成给欧洲的一本空白支票,而无法得到美国国会的无条件支持。然而美国也非常清楚,美元头寸可以伸缩,但黄金供应弹性不足,当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境外流通扩张时,也埋下了未来汇价必须与黄金脱钩的种子。此一美元“既强且弱”的特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失衡的症结,也是 SDR作为体系中起补充作用的储备资产,必须被创造的理由。

尽管如此,SDR自问世以来,一直没有太多实质表现,一个潜在原因是美国不希望出现美元的竞争对手。根据IMF数据显示,目前SDR总额不过2000多亿美元,而根据美联储统计,在外流通的美元总量却是高达1.7万亿美元。SDR本质上是IMF会员国相互拆借的筹码与记账工具,是一种或有债权,无法在私部门流通。会员国可用SDR向IMF指定的其它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贷款,还可与黄金一样充作储备基础。但SDR只是记账单位,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SDR汇价目前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挂钩,市值浮动。这种理论上跨国界,在IMF范围内有近乎无限法偿地位的筹码,事实上也是以数字形式存在于金融体系之中。如将SDR视为一种在IMF封闭系统中流通的数字货币,Libra则可视为向全球开放的数字货币,且其价值可与SDR挂钩。事实上,币值钩住SDR的稳定币Terra已经问世了,后面的主要支持者正是币安、火币等数字资产交易所。

拿Libra类比SDR,隐含着将Facebook设立在瑞士日内瓦的Libra基金会比为IMF。因为其用户量体及影响力,私营的互联网企业Facebook,其实等于管理上高度中央集权的“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

一个私营企业企图创造超主权货币,在当今金融体系是否可行?

数字货币已在真实世界创造财富效应

从央行的监管角度来看,现金、硬币等传统型态的outside money,因为其物理特性难以监控,票券、存单等inside money,则相对容易调控。两者对货币总量、价格水平与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同:outside money的存在可能会造成财富效应,不见得会造成信用扩张与杠杆效应。但如果某个经济体内的outside money不断变成inside money时,只要该经济体内的正规金融体系允许部分准备制,或是其影子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可以维持outside money与inside money的市面,信用扩张与系统性风险的机率远大于零。

从传统金融体系观之,私营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只要由法币,或央行认可的担保品或货币储备支持,则不论采取何种技术平台,都应算是inside money,因此存在信用扩张的可能。

比特币、莱特币(Litecoin)与以太币的横空出世,类似人类发现新元素,或是像电影《黑豹》一样,天外飞来陨石中蕴藏超稀有金属,对经济体而言相当于outside money,但缺乏政府背书,法律上或许尚未被承认,事实上已经创造财富效应,交易市场也达到政府须考虑税收的规模。可以想像,某种市场与政府愿意认可且稳定的inside money,被一群堪可信赖的机构在区块链上创造出来,是迟早的事。Facebook数字货币Libra正是企图通过认许联盟区块链的模式,创造这样一间私营的央行。

若IMF与SDR的存在是为了调节国际贸易与金融不平衡,但却受限于各种结构性因素而未尽全功,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失衡现象,是否也需要某种新的调节工具?Facebook Libra又是否堪当重任?Libra私营央行是否应该纳管?

国际清算银行已在昨天表示,全球监管机构可能需要“修改”规则,以便应对“关键数字平台”的新进入者即将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在此之前,法国央行表示不排除监管Libra,英格兰央行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亦曾表示,未来将允许非银金融机构在央行开户存款,甚至还可能允许央行直接对其放款。这至少意味着,私营央行若获得某国政府特许牌照,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将既有货币总量当中的一部分“数字化”,则货币总量无增减,只是流通渠道与速度改变。这个型态的数字货币仍是经济体中流通的私部门负债,只是信用创造机制有区块链或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加持;若私营央行是增发有无限法偿效力的新数字货币,等于outside money总量增加,只要政府监管机制妥善,私营央行的商业模式其实大有可为─ ─关键就在应用场景。

Libra的未来在应用场景

一个可能的场景,就是让Libra基金会积极参与短期资金市场与银行间拆借市场管理其储备资产,成为可靠的流动性提供者。银行间拆借市场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数以万亿的金融衍生品所依靠的定价基准利率“伦敦银行同业隔夜拆款利率(LIBOR)”,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由于LIBOR为无担保利率,在次贷危机之后又曾出现受大银行操纵的丑闻,美联储已经宣布,将逐步推广有美国公债担保的拆款利率“SOFR”成为未来的基准利率,在此推广过程中,需要通过真实交易建立起SOFR的中长期利率期限结构。Libra基金会若通过协助SOFR市场发展来建立其主要储备资产 ─ ─美国公债,其实是在配合美国国策,有利于其与政府及央行沟通。

Libra白皮书中亦提到要向全球数以十亿计的“unbanked”用户提供普惠金融的愿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据知名独立调研机构FundStrat推估,Facebook利用Libra推广新服务的平均每用户营收(ARPU)一年约为25美元,但全球银行业在相关业务上的ARPU高达800~1000美元,即使考虑到用户体验与场景的不同,30多倍的营收差距似乎仍显示银行业赚太多。但这还不是最值得投资人关切的失衡现象。

更值得关注的,是可资利用的大数据以及优质新创企业投资机会在全球范围的分布失衡,以及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创造全球公共品融资平台。

人类通过Facebook平台进行社交、阅听新闻与娱乐讯息,是消费,但也是获得心灵上满足的收入,用户产生的各种虚拟空间轨迹,给了Facebook用以赚取广告收入的场景与机会,也让Facebook在资本市场得到相对高的估值。但用户其实是Facebook向广告主贩卖的产品,也是用以提炼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的原料,用户通过Facebook得到的免费服务究竟价值几何,一直不透明。用户在Facebook流连忘返所得到的心灵满足,甚至还是一种上瘾。事实上,用户大数据的二手交易市场一直存在,但一般用户很难参与,也无法掌握定价权。Facebook投资自有平台或收购有威胁的新兴平台(例如WhatsApp、Instagram)来获取用户,相关研发成本与收购现金是花掉了,但用户并未从参与Facebook得到金钱利益,除非在Facebook上市后购买FB股票。当然,获利远低于在Facebook草创期就下注的新创投资人。

如果将Facebook视为一个准主权国等级的经济体,Libra视为其“境内”货币,则Facebook最有竞争力的“出口”品项,就是其通过社群图谱与用户行为积累的海量数据。如果Facebook能将大数据的定价权还给用户,让Facebook生态系内外的企业必须通过支付Libra方能合理使用数据牟利,因为Libra需要以美元或其他法币购买方能释出流通,一种跨境数据贸易的新型态,就成为可能。

大数据是21世纪的原油,基于先进密码工程的区块链底层,是数码超空间中的输油管,那么Libra就有机会成为21世纪的数据“油元”。若再引入所谓的“通证经济”(token economics) ─ ─基于博弈论的多中心化网络中的诱因机制,让用户本身也是基础建设密不可分的关键组成,则Facebook生态系中的用户不仅可以作为大数据生产者,还能成为协助深度学习算法优化的大数据验证者,这种“人机协同”的新型态,或许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契机。

为全球公共品融资的可能

Facebook若能与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协同打造一个面向全球的群众募资平台,让优质新创企业能够通过Libra降低融资成本,甚至让Libra成为替全球公共品(global public goods)融资的主要货币,这样不仅能为全球低利率环境中追求高回报的投资人创造新机会,还可能进而解决人类文明的问题。

完全可以想像,无国界医生通过Facebook募得为医治贫苦病童所需的经费,Libra基金会出面支持一千种治疗癌症新药的融资专案,或是为缓解气候变迁打造碳排放交易的区块链金融市场,利用Libra为经济后进国的大型公共工程项目筹资(例如建立5G电信基础建设),甚至为建设防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人类灭绝的早期预警及轨道防御机制这类科幻项目融资,都有机会实现。目前Libra创始节点中已经包括如a16z这样的知名风投,显然Facebook有此考虑,循此思路推演,Facebook或许应该邀请IMF加入Libra基金会成为创始节点,一同分享泛美元体系的“非比寻常的特权”。

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Scott Barrett教授在《合作的动力:为何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一书中指出的:某些重要的全球公共品的持续供给需要的不一定是融资,而是相互制约与协调。通常最强大的国家具有提供全球公共品的强烈动机,虽然这些强国的领导才能常常不足,但参与是必须的。当不存在国际制度帮助生产不同社会所需的全球公共品,并缺乏有效的超主权世界政府时,全球公共品的提供只能仰赖自愿。唯一可行的做法,就是在全球范围促进有组织的志愿工作与国际合作。这正是互联网技术开源社群的价值与初衷。

区块链技术的高速发展得到互联网巨头的支持,以及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曾经发表的对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正面讲话,在在证明了,这个愿景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实践。基于最先进密码技术的数字货币与分布式账簿,是人类通过金融体系组织社会调动资源的范式转移。如果人类无法有效进化出化解投机冲动的自我防御机制,或应考虑不只是让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分拆,不再大到不能倒,应该在既有金融体系以外组建一个平行的价值交换网络,让金融回归促进实业的本质。这正是Facebook Libra以及各种区块链项目有机会为互联网一代创造的积极效益。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