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和马克·扎克伯格 |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2020-05-26 08:26:56
  • 0
  • 0
  • 1

来源:双体实验室-头条号

大家好,我是船长!

关于埃隆·马斯克和马克·扎克伯格不需要过多介绍,两人都是互联网时代的骄子。有人说,埃隆·马斯克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创业英雄。而马克·扎克伯格则开创了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帝国。本期双体实验室“余晨书单”栏目推送的,是双体实验室顾问、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先生在《新技术的胜算》《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出版时,为两本书所写的推荐序言。

这两本书以二人最为人所知的事业——特斯拉、脸谱网为切口进行分析。《新技术的胜算》以特斯拉契机,解释埃隆·马斯克驾驶的特斯拉如何飞腾,也提出它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映射出马斯克的创业思维和商业逻辑。《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则总结了脸谱网迅速崛起背后的五大准则,并指出任何人都可以将书中呈现出来的可行性准则运用于任何组织、任何产业。

《新技术的胜算》推荐序

文/余晨

写埃隆·马斯克的传记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中文语境里去写这位传奇人物更不容易。

如果你到美国亚马逊(amazon.com)上去搜索,会发现关于埃隆·马斯克的书如此之多,大有把乔布斯压倒之势头。这不仅因为埃隆·马斯克是乔布斯逝去后新一位硅谷精神领袖,还因为他身上贴的标签太多了:移民火星的狂热推动者,特斯拉创始人,贝宝黑帮的头目,等等。今天在硅谷赫赫有名培养创业者的德雷珀英雄学院大门口,两旁就竖着两位巨人的头像——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

这些传奇已经不只是一本精彩传记,甚至可以是一本精彩小说的素材。所以一些书籍难免就冲着这个方向去了,以至于有时在阅读中你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在读埃隆·马斯克传还是在读《伊利亚特》或者《爱丽丝梦游仙境》。

鲍勇剑先生的这本《新技术的胜算:特斯拉之父的商业思维》就拥有自己独到的价值,全书并不是在诗意地追溯埃隆·马斯克的传奇,而是有条理地剖析埃隆·马斯克和特斯拉成长之路的得失,既有经营管理的视野,也有技术、心理学、传播学等更多元化的视野,作者显然下了大量的工夫去思考和考证,所以不仅把特斯拉和埃隆·马斯克的发展路径描绘得很清晰,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路径置于更大的商业背景下而更加可信,更可借鉴。

基于这样求于客观的态度,自然就不会沉迷于埃隆·马斯克或特斯拉的光环,也会点到其中的问题而不会护短,比如在埃隆·马斯克谈到特斯拉起火事件问题时,作者就很不客气地指出他所引用的数字是有问题的。

当然,品评埃隆·马斯克和特斯拉并不是目的,重要的在于这些经验和理论对于今天寻求“互联网+”传统企业的可借鉴性。

得益于全球化的兴盛和互联网的发展,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的指数级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产品自诞生起就能骄傲面对全球市场。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中国市场紧随美国市场起步,包括易宝支付在内的一批“粉丝”很快就成为它的用户,我的一位好友,芬尼克兹的CEO宗毅,则一口气买了二十多辆奖给自己的员工,一度成为中国特斯拉最大的个人买主,芬尼克兹发起了“互联网大篷车”,易宝支付很快参与进来,随后我们走遍大江南北,跑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厦门、福州等城市,为特斯拉打下电桩,这不仅是为了推动电动车的普及,更是为了以特斯拉浸透的互联网精神为感召,推动各个传统产业走上“互联网+”的道路。

特斯拉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精神符号,是一本会跑动、活生生的“互联网+”教科书。美国自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后,一度再无汽车企业上市,特斯拉神话般打破了这个沉寂,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的汽车,而是很颠覆性地用互联网改造了汽车这个传统的行业。正因此,研究特斯拉和创造了他的埃隆·马斯克,对走到“互联网+”关口的中国传统企业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只愿鲍勇剑先生这本《新技术的胜算:特斯拉之父的商业思维》能成为重要的启蒙读本之一。

《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推荐序

文/余晨

许多人对马克·扎克伯格的印象最早来自电影《社交网络》,这部影片改编自本·麦兹里奇的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立,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单从名字上看,这部小说就有迎合好莱坞各种偏好之嫌。

这部影片追溯了脸谱网(Facebook)的起源,影片中扎克伯格被描绘为一个天才黑客,他失恋后入侵了学校系统,为的只是盗取漂亮女孩的个人资料。最后种豆得瓜,误打误撞成就了后来的脸谱网。这部影片贬损了扎克伯格的声誉,仿佛他是一个自负、靠背叛亲友来获取性、金钱和权力的坏孩子。以至于在影片播出的2010年,当扎克伯格向新泽西的几所公立学校捐赠1亿美元时,也被人们误解为扎克伯格不过是借此来挽回他败落的名声,尽管事实的真相是这些捐赠是扎克伯格很早就计划采取的行动。

这种贬损并不完全因为本·麦兹里奇,而是脸谱网曾经的联合创始人向麦兹里奇提供了素材,这位联合创始人正因为纠结于利益和扎克伯格分道扬镳。

扎克伯格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2013年9月,我访问了脸谱网总部,采访了扎克伯格,我也多次与前面提及的那位联合创始人会面。对比两者的印象,我更相信扎克伯格是一个新时代的马克·奥勒留(Marcus·Aurelius,古罗马帝国皇帝,著有《沉思录》),或者是一个斯多葛主义者。

这两个生活时代相差2000年的人有太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影响了整个世界,拥有极大的权力,为千万人追捧,但他们同时又注定孤独;驱动他们的不是欲望,而是来自内心的使命感;他们都拥有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雄心,同时又严于律己;即使拥有创造一切享乐的财富条件,他们却懂得宽容和谦让,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纯粹。

事实上,扎克伯格没有让自己沉溺于财富的迷狂中,他不停地为自己创造挑战。仅以个人挑战为例,2010年,他努力学习中文,挑战这种对英语为母语者来说最难的语言;2011年,他挑战嗜肉的习惯,除非是他自己宰杀的动物;2012年,他则坚持每天写代码;2013年,他则坚持每天认识每一个不同的人。

扎克伯格创立的脸谱网,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如果单从数量上算,脸谱网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的“第三大国”。他不仅缔造了一个千亿美元的公司,而且更积极投身于慈善,仅2012年,扎克伯格就向硅谷社区基金会捐赠4.98亿美元,主要用于教育和医疗等,捐款金额仅次于巴菲特而排名当年全美慈善榜第二位,而2013年扎克伯格以9.7亿美元的捐赠金额荣登全美慈善榜榜首。

扎克伯格的成功源自他宏大的内心。正如这本《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所提到的细节一样,他常随身带一个名为“The Book of Change”(也可以理解为《易经》)的笔记本,上面题写着甘地的一句话“欲变世界,先变其身”。现在,扎克伯格的下一个雄心是internet.org,这是为了让全球50亿人能够上网。在脸谱网的理念中,如果更多的人通过脸谱网联系起来,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个世界就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要理解扎克伯格和他十余年的奋斗史是一项不容易的事,这里面既要理解他的愿景,还要能理解美国文化的许多特质(无论是就创业环境还是就互联网发展而言),你要能理解扎克伯格的天才和智慧,也要能辨识他成功中的运气成分。因此本书提供了一个5P:从激情(passion)、目的(purpose)、人(people)、产品(product)以及伙伴(partnerships),为更容易也更深刻理解扎克伯格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发展也在经历一次深刻的变革——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互联网发展进入了深水区,这将开拓一个远比之前十余年电商时代要大得多的市场。抛开美国文人的春秋笔法,了解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扎克伯格,学习和借鉴扎克伯格无论战略还是战术,都对我们不无裨益。

以上内容摘编自余晨先生为两书所写的序言,经作者授权推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