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快乐吗?通过自恋披露探讨女性Facebook用户背后的主观幸福感 
2020-08-19 14:08:20
  • 0
  • 0
  • 0

来源:羊村传播   原创 刘祝言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 Eunah Yu, Hyeon-Cheol Kim发表于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的Is She Really Happy? A Dual-Path Model of Narcissistic Self-Presentation Outcomes for Female Facebook Users一文,本文探讨了孤独感、社交网站上的自恋表现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20 - 40岁的338名韩国女性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恋表现与主观幸福感的评定,来为这对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综合视角。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的女性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自恋的自我展示,自恋表现与主观幸福感呈现负相关。

本研究主要基于Morf & Rhodewalt的自恋理论,该理论认为自恋是在与他人比较时高估自己的倾向,是一种夸张的自我意识,需要持续的外围关注和赞赏,自恋者倾向于炫耀或试图通过刺激行来吸引他人的注意。社交媒体为高度自恋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有利地展示自己的环境。在社交媒体网络上,用户可以轻易控制自己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深化了自恋表现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澄清了以往研究中关于自恋表现和自我差异[1]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1]注:自我差异理论是将人分成了两个自我,即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两个自我之间的差异即是自我差异。本文中的理想自我指的是互联网中的自我形象。

研究者提出了六个假设:

假设1 :孤独感与社交媒体上的自恋表现、自我呈现呈正相关。

假设2 : SNS上的自恋表现、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假设3 :社交网络上的自恋表现、自我呈现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假设4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假设5 : SNS上的自恋表现、自我呈现正向影响自我感知差异。

假设6 :自我差异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

研究对20-40岁的338名韩国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了现有相关研究中已有的量表来衡量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自我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的女性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自恋的自我展示,孤独的个体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倾向于对他人对她们的看法做出敏感的反应(H1成立);第二,自恋表现对主观幸福感有负面影响。换句话说,虽然孤独的人在社交网站上表现得更自恋,但他们可能并不真正快乐(H2成立);同时,自恋在Facebook上的自我呈现对网络朋友和熟人的社会支持有积极的影响,人们通过社交网络中的自恋表现、自我展现与他人积极交流,并通过这种交流得到支持,从而收获幸福感(H3-4成立);但当个人在Facebook上面对他人的自我不一致时,会对幸福感产生消极的影响(H5-6成立)。

但是此项研究也有几个不足之处。首先,研究对象是20到40岁使用Facebook的韩国女性,研究结果可能不能推广到其他群体。其次,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以受访者感觉的对应程度来衡量自我差异。这种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的评估敏感问题的自我报告措施是有限的。最后,作者关注的是孤独如何影响社交网络中的自恋、自我表现和自我差异,但许多其他心理变量也可能影响自恋自我表现和自我差异。

总的而言,社交媒体的使用虽已经扩展到各个年龄层,但是根据性别和年龄层对社交媒体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有限。这一研究基于对二三十岁的女性在社会幸福感方面的表现以及心理变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因此,本研究为理解自我呈现因素与孤独感、自我呈现方式与韩国20 - 40岁女性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综合框架。

参考文献:Eunah,Y.,&Kim,H-C.(2020).Is she really happy? A dual-path model of narcissistic self-presentation outcomes for female facebook user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09,106328.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